他悄悄告诉我,爱好是捡破烂 | 我想对你说
2022-09-20


如果近半个月的相处,可以让一个小朋友的想法有一些改变,我想此时我也不会苦恼成长环境对一个人根深蒂固的影响。


接下来我想分享的故事,源于在日慈•福至心灵夏令营的十多天里,我与小菘的相处。



图片

福建龙岩长汀任屋小学


最初我接管小菘这组的时候,也许是小朋友认生的缘故,在活动讨论时并没有很活跃,大家都面面相觑,看着彼此的眼色,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火花碰撞。在所有活动中,孩子们都比较依赖我。


真正让我对小菘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他感到有点惊奇,不是因为他身上什么特别的闪光点,而是一次前测调研。调研里有对小朋友自信心的调查,我发现小菘对自己极其不自信——他认为自己身上完全没有任何优点。


在我的人生经历里,无论自己还是周边的家人、朋友,并不会这样绝对性地认为自己身上没有优点。同时,愿意把自己不自信的一面展现出来的,在我认知里也是少之又少,身边大多都是自信并不外露,或是自负不接受批评的人。


图片


一开始,我并不能理解,是怎样的自身条件以及成长环境才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后来我在一系列活动中,特别留心、观察他。起初,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发言中,他总是畏缩,害怕自己的答案不正确,会遭受同学老师的嘲笑;发现他在参与手工相关的活动时,总是跟不上志愿者哥哥姐姐的节奏;发现有好几个时刻,台上的志愿者哥哥姐姐们讲话时,他在发呆愣神。


图片

课间活动


面对小菘的不自信、不聪明、注意力不集中,我开始变着法子给予他鼓励——一次关于「认识自我」课堂小组讨论时,他小声地和我说:「我的爱好是捡破烂。」


我刚听到时楞了一下,这个爱好属实独特。我问他:「为什么呢?」他回答说:「这样就有零花钱买零食吃了。」


我想了想,说道:「喜欢捡破烂其实代表着你是个环保爱好者,你收集起来的瓶瓶罐罐都是可以回收的,其实你不是喜欢捡破烂,而是热爱回收。」


听完之后,小菘咧开嘴笑了一下。


图片

自我认知课堂


一个人之所以变得全方位地自卑,很大程度上源自小时候那些「他人眼中」的看法,这些目光和评价既不友好也不温暖,甚至不客观地带着些恶意。


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是自卑的。


小时候的我们对世界、对自己还没有一个成熟又稳定的理解,我们的认知都来自那些对我们很重要的他人,尤其是那些很重要的大人。


在小时候的我们的心里,他们又强大又重要,他们是小时候的我们和这个世界的连接点。


当这些重要的他人让我们觉得「自己不行,不值得展现在世界面前」时,即使我们不懂得这是为什么,但这种感觉已经深刻地留在脑海中。


图片

心益课堂


当我们透过他们的眼光看向这个世界时,这种感觉也笼罩了我们的整个世界。


长大后,无论我们对世界的观点怎么变,只要这种感觉还在,那种害怕和退缩就还在。自卑是一种敏感和觉察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带有重要的他人影响的感觉。


图片

课间活动瞬间


美国心理学家瑞安·理查德(Ryan Richard)和德西(Deci Edward)提出的自我决定论认为:一个人想要或去做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能唤起他的内在动机,也就是三种重要的感觉:胜任感、连接感和自主感。


而要帮助他重新建立胜任感、连接感和自主感,似乎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在短暂的夏令营生活中,我能做到的也只有不断鼓励他,通过课堂的引导,以及在日常言语中慢慢予以他认可。


图片

与孩子们通信的「藏宝袋」


在最后送给他的信中,我对他说:


「我很希望,你今后永不言弃,永不气馁,永不被他人的诋毁击败,不陷于自我怀疑的沼泽。耐心地向上攀爬,从一株不起眼的小幼苗,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图片

江西财经大学暖阳社团队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