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被欺负的她,接受了无数声道歉
2024-03-21

图片



近日,河北邯郸,一起有预谋的杀人案让人不寒而栗。

 

嫌犯是三名年仅13岁的七年级学生,他们将自己的同学残忍杀害、埋尸,作案后淡定自若。

 

随着案情细节的公开,依据刑法「不适用死刑」的年龄校园霸凌等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图片

 有预谋的杀人案背后… 


3月10日下午,小光(化名)突然失联了。

 

这天是星期日,小光不用上课,下午一点,他告诉奶奶,同学约他出去玩。

 

下午两点,他还高兴地和爷爷通电话,说「一会就回去」。

 

下午五点,小光的手机关机了,但离开家时,他明明充满了电。

 

爷爷从学校班主任那了解到,小光常常和同桌张某、班里的马某和李某一起玩。当家属分别找到他们三人时,他们都说没见过小光。

 

后来小光的家人报警查监控,发现小光下午曾经和他们一起,他们又改口说「玩了一小会,小光就被一个『小矮个』带走了。」

 

直到3月11日凌晨1点,小光的父亲从外地回来,补办了孩子的手机卡登上微信,才从中找到了关键线索——儿子微信中的191元被一个陌生人转走了。

 

这个「陌生人」并非「小矮个」,就是小光的同桌,张某。民警来到学校找到张某、马某和李某,他们才在询问过程中承认小光被害。


图片

  图源:新京报 


当警方在河北邯郸肥乡区北高镇张庄村南边一个废弃蔬菜大棚里挖出小光的尸体时,发现他的脸部损伤严重。

 

小光的姑姑在采访中表示:「侄子身上有明显被铁锹重创过的伤痕,如果把铁锹比喻成刀的话,刀刀致命。

 

三个未满14岁的孩子,残忍杀害小光后埋尸,误导受害人家属和警方,第二天竟若无其事地上学。他们所表现出的反常心理状态,让人胆战心惊。

 

后来,警方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他们在犯案前一天,就曾在废弃大棚里挖过一次坑,属于有预谋作案


图片

   图源:新京报 


小光被害后,有同班同学想起,几次下课,小光都被人锁到劳动小屋里,直到锁他的人都上完了洗手间才放出来。

 

据《新黄河》报道:小光平时很听话、脾气好、性格好,在家会自己洗衣做饭收拾家务。但此前,小光曾给同学写纸条,说不想上课,想一了百了。

 

「我们以为孩子贪玩,并没有当回事,后来才知道孩子在学校受到了霸凌。」

 

小光的家人也回想起,有一段时间,他经常向长辈要钱,要到了才能开心地上学。

 

这则新闻引起了大众对校园欺凌的关注,如央视网评论,「校园霸凌者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校园霸凌行为恶性程度越来越高,不断挑战社会认知的底线。

 

 



图片

 长期的欺凌,

 让他们身心不堪重负 


欺凌大都发生在「隐秘的角落」,当被看见时,孩子往往被「折磨」已久。

 

什么是「校园霸凌」?《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发生在校园、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较早开展校园欺问题相关研究的挪威学者Dan Olweus给出的定义更为直白:当一个人反复地暴露在一个或更多他人的负面行为之中,就是遭受了欺凌。

 

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单次或多次行为、恶意故意的行为,以及存在力量不对等,是界定校园欺凌的五个重要要素


图片

 韩剧剧照 

 

2021年9月正式实施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了学生欺凌的行为表现,包括侵犯身体、侮辱人格、侵犯财产、恶意排斥、网络诽谤或传播隐私等五类欺凌行为。

 

校园欺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2年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有大约2.46亿的儿童青少年每年会在学校或周边环境中遭受某种形式的暴力, 平均每三个儿童中就有一个经历过欺凌。

 

在我国,2019-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现代化课题组在山东、广东、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六省进行实地调研,分别对省会城市、地级市及县级市的130多所中小学1万余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据调查数据显示,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为32.4%校园欺凌的「恃强凌弱」特征愈发明显,且父母在欺凌的发生率中影响显著。

 

在学生个体特征上,流动儿童欺凌发生率与普通儿童相近,但留守儿童受欺凌的概率显著高于普通儿童


图片

 韩剧剧照 

 

本该阳光纯净的校园里,却潜藏着如噩梦般的伤痛。要知道,在整个校园霸凌行为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无论对施暴者、被欺凌者还是目击者(旁观者),带来的都只有深深的伤害。

 

一般来说,我们会把旁观者分为以下几类(Stopbullying.org, 2018):


局外人(Outsiders):旁观整个霸凌过程,但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

捍卫者(Defenders):态度倾向于被欺凌者,但是否组织霸凌行为要视情况而定。

强化者(Reinforcers):会支持霸凌者,旁观霸凌行为时会发出笑声、起哄声强化霸凌行为。

协助者(Assistants):帮助霸凌者实施霸凌行为,比如把被欺凌者困住,让ta无法逃脱。


往往大部分旁观者,都是局外人和强化者,他们以为自己没有直接上手协助欺凌行为,就不算帮凶。他们之所以没有选择站出来,主要是因为(Stopbullying, 2019):


害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霸凌的目标;

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去制止霸凌行为;

Ta们与被霸凌者不是朋友;

Ta们不知道那是霸凌行为;

另外,ta们不相信成年人。


一旦孩子遭受校园霸凌,身体受到伤害,精神上自卑恐惧、孤独、抑郁,导致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甚至产生自残自杀倾向,而情绪问题又会引发胃痛、头痛等身体疾病。身心受创之下,被欺凌的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严重的以至被迫逃学、休学、辍学。

 

这些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受欺凌就走向极端,但长期的欺凌让他们的身心不堪重负

 

精神的折磨比身体的伤更深更痛,哪怕没有被打骂,长期被排斥、被孤立的冷暴力就足以将孩子一步步逼向抑郁、自杀,但却又最容易被老师和家长忽略。


图片

 韩剧剧照 

 

公益组织「陕西光合行动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院」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沈旭,关注校园欺凌议题近10年,在中国儿童心理赋能公益论坛上作校园欺凌相关主题分享时指出:「一个人在长期遭受孤立、威胁、嘲笑之后,负面的言语和情绪攻击,可能会对大脑神经造成损伤,生理性的慢性损伤造成的精神伤害是很严重的,一定程度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的态度。」

 

也就是说,孩子儿时遭受欺凌而又没人拉他一把,这个阴影将会影响着他日后的性格、处事方式和价值观,甚至还可能变成另一个霸凌行为者,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图片

 父母之爱,

 给孩子最强有力的保护 


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导致孩子在社交、情感、心理、认知和行为的发展上发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当孩子在一个缺乏爱的环境中成长,父母疏于关心,未能及时发现子女出现问题,或不懂得用恰当的方式与子女沟通、过多使用语言行为暴力,孩子遇到问题时也就不愿与父母诉说、无法诉说,继而催生心理障碍。

 

反之,家长过度溺爱,也会造成孩子产生任性、骄横等不良性格。

 

另外,有些孩子积蓄的负面情绪未能找到正确的宣泄方式,也会把欺凌当作情绪爆发的出口。

 

图片

 图源:网络   


孩子的心理因素来看,不接受差异是导致欺凌出现的重要原因,孩子们不懂得接受跟自己不一样的人,同时也害怕自己与别人有所不同。

 

团体文化的影响下,一旦孩子跟团体的喜好不同就有可能遭到排斥,为了融入其中,他唯有讨好。就算见到异己遭受欺凌,也可能被迫成为旁观者甚至跟随者。

 

当「试探性」的欺凌行为发生,被霸凌者逆来顺受或无力反抗,或因欺凌者的威胁恐吓(如拍摄视频等)而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施暴者就有可能更为肆无忌惮。


图片

  韩剧剧《黑暗荣耀》 


学校作为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如果一味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品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或出事后为校誉而急于息事宁人,也会导致学生形成扭曲的价值观。

 

摆脱沉默的噩梦,对校园霸凌说「不」,不能只靠勇敢。

 

为了不再让受欺凌的孩子深陷孤立无援的绝望境地,父母和学校都责无旁贷。

 

在这则案件中,三名嫌犯学生和受害者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他们平常主要住校和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留守儿童在缺乏有效监护的情况下,更易遭受欺凌、虐待等不良行为侵害。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科普和预防工作不到位等,有可能导致他们发生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再加上问题难以被正视和科学对待,缺少有效的心理疏导途径,得不到及时解决,情况就会发展得越来越严重。


图片

 图源:网络  


有研究表明,若孩子童年时能得到父母高质量的陪伴,拥有安全的依恋关系,长大后更容易让人喜爱,更有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陪伴中,父母应多聆听孩子的想法,关注孩子的需求并及时给出回应,理解并接纳他们的情绪,用多一些耐心和尊重,为他们营造安全的避风港。

 

父母的爱和包容、温馨的家庭氛围,就是给孩子最强有力的保护。有了稳稳的安全感,孩子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中全情投入,也更有利于帮助他们发展社交能力、建立高质量的友谊稳定的人际关系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在学校活动情况,不要错过TA的「求救」信号,比如突然不想上学、突然情绪变得不稳定、抱怨有同学针对自己、拒绝讨论学校的事情或同学、索要甚至偷窃财物、身上出现伤痕及睡眠出现问题等。


图片

 图源:网络  


一旦孩子遭受校园欺凌,家长应耐心倾听,让他知道爸妈会跟老师沟通。最好带着孩子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让他知道,父母永远是自己最坚实的后盾。

 

孩子被欺负,很有可能真不是他的错,不要只想着让孩子反省「别人为什么这样对你」,只看作过分打闹不当回事。

 

若孩子受到严重伤害,家长在向学校反映的同时,也要向心理老师、咨询师或专业组织寻求帮助

 

若发现孩子欺负别人,必须予以严厉惩戒,让他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

 




图片

 如何预防和干预 

 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有效预防欺凌行为和暴力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事件的危险性,离不开教育。


在众多因素中,校园及班级环境、氛围和支持被发现对学生的欺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当学生所处的校园注重强调并培养其亲社会行为,欺凌行为的发生率也会显著降低(Cunning,2007)。当学生感到所处的校园能够为其提供安全的氛围和支持时,整体的校园欺凌行为也会显著减少(Rezapour er al,2019)。


图片

 图源:网络   


作为儿童身心成长的摇篮,学校必须充分重视霸凌事件,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要予以心理安抚和治疗。鼓励被欺凌的孩子勇于求助,学会保护自己、重塑信心,重拾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同时,对施暴的孩子,学校应给予严厉处罚,并促其反思改过,引导其他学生从中受到警示。

 

若对校园暴力纵容,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校园霸凌一旦发生,所产生的创伤,往往难以承受和疗愈。如何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学校可设置防治校园欺凌的相关课程,普及霸凌概念,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冲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并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适度调节学业压力,掌握人际交往技能。针对教师和家长开展校园霸凌相关培训建立起完善的校园保护机制,营造积极、有爱的班级和校园环境,避免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多元化的课程和体验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共情能力。当越来越多孩子得到正确引导,对欺凌有充分认识,学会感知身边的美好,他们才能在积极温暖的氛围中自信成长。

 

《2021世界儿童状况》报告指出:「在学校,社会情感学习方法,包括全校干预措施和对高危儿童青少年的特定干预已证明行之有效。」

 

社会情感学习是一个孩子和成人学习知识、态度和技能以认识和管理他们的情感,设立和达成积极的目标,显示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关爱,建立和保持积极的关系,做出负责任的决定,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CASEL, 2012)。


图片

 日慈心智素养课 

 

日慈自主研发的心智素养课程以「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为理论基础,以「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为方法框架,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为指导,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从预防视角出发,以优势视角看待学生,通过游戏、手工、绘画、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寓教于乐,重在发展1-9年级乡村儿童青少年的心智能力,培育他们在自我成长、情绪管理、关系发展、社会意识、自主学习、自主决断六大方面的19个心智成长关键能力,最终助力其未来积极发展。

 

《大家谈欺凌》一课,让学生在漫画情景故事中认识欺凌,在小组讨论和情景表演中辨别欺凌者、受害者和旁观者的行为及其所受到的伤害,理解他们的感受,进而加深对欺凌的认知,认识到欺凌是一种需要坚决被制止的行为,并建立反欺凌意识。


图片

 日慈心智素养课 

 

《对欺凌说不!》这一课,通过揉纸团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欺凌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反欺凌标识」,增强反欺凌意识,共建零欺凌教室。


图片图片


《绰号杀伤力排名》,则帮助孩子们认识「语言欺凌」,列出具有杀伤力的绰号后,老师每读到一个绰号,学生就将手中的爱心卡纸揉皱,读完后一边展开卡纸,一边道歉。


图片


当孩子们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让卡纸恢复,更能体会到语言暴力的伤害难以抚平。最后选择一个杀伤力高的绰号,写一封《回血信》,帮助被叫绰号的人回血,得到安慰,重拾自信。

 

尤老师为孩子们上了这一课后,真切感受到学生的心里多了一些东西,那就是对偏见的摒弃,「通过后续的观察,发现学生上完这节课之后,班级内的侮辱性绰号出现频率确实大大降低,在学期总结课上,这也是被学生提及次数最多的一节课!」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孩子们在学习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等技能过程中,改善问题行为和习惯,社会情感能力得到提升,就能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应对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有一位女孩,因之前一直不爱干净,长期被同学排挤欺负。陈老师上心理课《多姿多彩的美》这一课时,让学生画出同桌的画像,并写出TA的闪光点。


在课堂上,这位小女孩不仅收到了同桌认真画的画像,开心地发现了自己的美好之处,还接受了无数声道歉

 

看着这一幕幕,陈老师感到很欣慰:「有些事情,在那一刻好像慢慢在变好!」


图片

 日慈心智素养课《对欺凌说不!》 

 

也许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同步而行,但就如一位常年上日慈心智素养课程的老师所说,「日慈课程中的内容,像阳光雨露一样照耀他们茁壮成长,持续浇灌他们的心田,希望他们带着这份光和爱前行,伴随一生。

 

愿每一个孩子的童年和青春都被温柔以待,都能沐浴在阳光和爱中,幸福成长。


图片

图片

 图源:网络   

 

 


Reference


1.邯郸3名杀害同学的初中生被刑拘!1人住处离埋尸点约100米 新京报

2.正视对校园霸凌行为的拷问——“对校园霸凌动真格”之一 央视网

3.调查称校园欺凌发生率为32.4% 弱势群体更易受欺凌 中国青年网

4.初中生杀人埋尸案:“一起有预谋的犯罪案件” 凤凰周刊

5.Cunningham N J. Level of bonding to school and perception of the school environment by bullies, victims, and bully victims[J]. 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2007,27(4):457-478.

6.Rezapour M, Khanjani N, Mirzai M.Explor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school environment and bullying in Iran:   

Multilevel contextual effects modeling[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19,99:54-63.

7. CASEL, What Is the CASEL Framework?

8.Bystanders are Essential to Bullying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2018)

9.Fact about Bullying. (2019). 

 



大家都在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愿每一个孩子,都被 温柔以待 ~

图片